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“免疫”这个概念,我们往往认为需要通过锻炼、饮食来增强免疫力。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病菌,引发疾病,但你知道吗?免疫力过强也对身体有着非常严重的危害,要想保持健康的体魄,需要达到的是一种免疫平衡状态。
自测免疫力,来康康你的免疫力是否处于健康状态
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作答,当符合3条以上症状,您可能目前正处于免疫紊乱状态,需要注意了!

什么是免疫力?
第三:由免疫器官(扁桃体、淋巴结、胸腺、骨髓、脾等)和免疫细胞(淋巴细胞、单核/巨噬细胞、粒细胞、肥大细胞)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,是出生后逐步建立的后天防御功能,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。

免疫防御:抵御外来因素的感染入侵(病毒、细菌等),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外来感染入侵,最直接的表现是容易感冒,肠胃不适等;
免疫监视: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及衰老、死亡细胞,防止肿瘤疾病的发生;
免疫自稳:通过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机制来维持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。
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 “要增强免疫力”?
 从上述情况来看,当免疫力低于正常水平,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下降。另外,由于现代人工作压力、熬夜、久坐、饮食、运动、吸烟等不良因素的增加,致使免疫力防线减弱,所以一些健康媒体会宣传“如何增强免疫力,抵御疾病的发生”,从这个角度来看,这种观点也是正确的。但是,免疫力是越高越好吗?免疫系统功能性失调,有什么危害?
从上述情况来看,当免疫力低于正常水平,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下降。另外,由于现代人工作压力、熬夜、久坐、饮食、运动、吸烟等不良因素的增加,致使免疫力防线减弱,所以一些健康媒体会宣传“如何增强免疫力,抵御疾病的发生”,从这个角度来看,这种观点也是正确的。但是,免疫力是越高越好吗?免疫系统功能性失调,有什么危害?
当免疫功能紊乱时(即免疫自稳异常),免疫系统对身体内部自己的组织细胞产生反应,开始自我攻击,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系统疾病。最常见的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、系统性血管炎等。

1. 适当运动
在进行体育锻炼时,全身的肌肉和骨骼得到运动,使各器官活动加强,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。使骨骼造血功能加强,免疫系统活力增强,产生更多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,并能增强其活性。
但运动一定要科学、适量,过度运动会使身体处于疲劳状态,对抵抗力带来负面影响。推荐每周运动3次左右,每次30分钟,强度以不过于疲劳为准。
2.  保持良好的心态
焦虑和悲观情绪会影响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,造成人体免疫力紊乱。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,对于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。
3.  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
睡眠可防止大脑神经细胞过度消耗而导致功能衰竭,有助于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及能量的储存。“好睡眠”衡量标准不是时间,而是质量。想要改善睡眠质量,要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,如减少噪音、避免强光照射、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。
4.  日常饮食营养均衡
营养均衡的膳食对免疫稳态的建立有积极的作用,膳食时要注意营养的均衡,保证每日蛋白质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。
5.  戒烟限酒多喝水
烟草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,吸烟时人体血管易发生痉挛,局部器官血液供应减少,呼吸道粘膜得不到氧气和养料供给,抗病能力会随之下降。
嗜酒、酗酒会削弱免疫系统的能力,所以健康的生活习惯应当控制酒精的摄入。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湿润,成为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。同时身体的代谢是通过排尿排泄的,多喝水可增加代谢,有利于健康。

 
            